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蓄电池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充电时利用外部的电能使内部活性物质再生,把电能储存为化学能,需要放电时再次把化学能转换为电能输出。
蓄电池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极,并用百分之1.28的稀硫酸作电解质。
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为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为硫酸铅。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铅和二氧化铅。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铅蓄电池是能反复充电、放电的电池,叫做二次电池。它的电压是2V,通常把三个铅蓄电池串联起来使用,电压是6V。汽车上用的是6个2铅蓄电池串联成12V的电池组。铅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补充蒸馏水,使电解质保持含有百分之22~28的稀硫酸。
充电时,在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会被分解还原成硫酸、铅和氧化铅,同时在负极板上产生氢气,正极板产生氧气,电解液中酸的浓度逐渐增加,电池两端的电压上升。当正、负极板上的硫酸铅都被还原成原来的活性物质时,充电就结束了。在充电时,在正、负极板上生成的氧和氢会在电池内部氧合成水回到电解液中。
蓄电池工作原理正是这种可逆转的电化学反应,使蓄电池实现了储存电能和释放电能的功能。
展开全部一般电池充放电都是由于里面的某些金属氧化物质与某电解液(大多是酸,盐)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伴随电子的转移而完成的。例如铅蓄电池:
只要用导线连上两极,电子就会从负极通过导线到正极来完成反应。里面的电解液会随着反应的完成越来越稀,最后用完。
蓄电的过程就刚好相反,给生成物加电压,电子就会与它们结合,从而成了逆反应。但是,要完成这个过程必须要有适当的能量,因为顺反应(放电)是自发的,因而逆反应就要施加能量。因此,这些蓄电池的反应物质一般是较容易得失电子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银等。
本人只学到这些,以上都是个人理解,如想找到准确答案,还请查找相关资料。